轰天霹雳:人民军队苏制伊尔-28轰炸机
作者 中华幼鹰/鹰击苍穹
伊尔-28是中国从苏联进口的喷气式双发轻型战术轰炸机,代号“40号机”。
1947年,伊留申设计局在四发喷气式轰炸机伊尔-22和伊尔-24项目接连失利后,使出浑身解数,开始开发新的双发喷气式前线轰炸机。
新飞机以挑战图波列夫设计局已经展开的新型双发前线轰炸机项目为目标,参与竞争的还有苏霍伊设计局。
军方对新型前线轰炸机项目的要求是:载弹量1000千克时航程至少为2000千米,续航时间至少为2小时,巡航速度650-750千米/小时,最大速度800-900千米/小时,实用升限至少为11000米,最大载弹量3000千克。
展开剩余87%伊留申设计局的最新设计采用两台仿制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尼恩”的RD-45喷气发动机,RD是喷气发动机的缩写,45是指制造企业45厂。
“尼恩”是当时全球最好的喷气发动机,性能领先、稳定可靠、耗油率低,图波列夫设计局也使用了它,米高扬设计局亦用它设计米格-15战斗机。
可以说,选对了合适的发动机,飞机的设计就成功了一半。
接着要比的就是另一半。
考虑到前线轰炸机要做得尽量轻型化,机组乘员设计为3人,采用尾炮塔,在保证飞机后方有足够自卫火力的同时,减轻了结构重量。
伊尔-28比伊尔-22和伊尔-24都要小,也小于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的机型。
伊尔-28采用传统布局,使用升力特性良好的平直双梁上单翼,发动机直接装在机翼中段短舱内,内置弹舱。
飞机配备了PSBN-M-8轰炸雷达(探测距离15-100千米,取决于飞行高度及目标反射截面),以及基于二战时期世界闻名的万米高空投弹神器——美国诺顿轰炸机瞄准器研制的OPB-5 S瞄准器。
伊尔-28的独特之处是,机翼和水平尾翼沿弦水平分开,机体沿对称面垂直分开,因此允许分开的部件单独制造,再连接在一起完成飞机的组装。
这种不同寻常的设计,虽然略微增加了飞机结构重量,但简化了制造,提高了单个组件的精度。
1948年7月8日,使用两台进口尼恩发动机的第一架原型机首飞。
测试中,伊尔-28在高度5000米速度达到833千米/小时,高度10000米速度达到800千米/小时,而且表现出良好的操纵性,但发动机推力显得有些不足。
1948年12月30日,使用两台国产RD-45F发动机的第二架原型机问世。
1949年5月,在经过一番争议之后,伊尔-28获得了军方青睐,并被要求换装更大推力的改进版发动机。
1949年8月8日,使用RD-45F增推版VK-1发动机的第一架预生产飞机首飞。
1949年9月,伊尔-28飞机被批准在莫斯科、沃罗涅日和鄂木斯克的三个工厂大批量生产。
由于飞行特性平稳,操控简单容易,因此大受欢迎,成为苏联历史上产量最多的喷气式轰炸机。
1949年至1955年,苏联总共制造了6317架伊尔-28飞机,其中4406架伊尔-28轰炸机、1405架伊尔-28轰炸教练机和506架伊尔-28侦察机。
伊尔-28乘员3人,机长17.65米,翼展21.45米,机高6.7米,机翼面积60.8平方米;空重12890千克,载油量640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184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23200千克;动力装置为2台ВК-1(А)离心式涡喷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2700千克力。
最大速度906千米/小时(高度4000米),最大M数0.82(高度8000米),高度11000米限制M数0.794,巡航速度700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2500米,爬升到5000米所需时间6分30秒,最大航程2400千米,起飞滑跑距离875~965米,着陆滑跑距离960~1170米。
自卫武器为机头左侧固定安装的1门23毫米机炮及尾部活动炮塔上的2门23毫米机炮。弹舱内正常载弹量1000千克,最大载弹量3000千克。
1952年9月,中国向苏联提出订购首批60架伊尔-28轰炸机和3架乌伊尔-28轰炸教练机。
1952年10月底,60架伊尔-28和3架乌伊尔-28飞抵齐齐哈尔机场,装备1950年11月27日在四平组建的空8师。
1953年7~10月,中国向苏联订购的第二批60架伊尔-28和2架乌伊尔-28飞抵齐齐哈尔,装备1951年1月17日在南京组建的空10师。
1953年10月1日,45架伊尔-28首次参加国庆阅兵。
1953年,从苏联进口13架伊尔-28T水鱼雷轰炸机,装备海军航空第1师第3团。
1955年,我军又开始装备伊尔-28P侦察机和伊尔-28炮兵校正机。
1955年3月2日,在辽宁普兰店机场组建空军独立侦察大队,装备6架从苏军侦察大队接收的伊尔-28Р侦察机和1架乌伊尔-28轰炸教练机。
1955年,空8师装备4架从苏联进口的伊尔-28Р侦察机。
1955年3月12日,海军组建驻旅顺航空师,1955年4月18日授予番号海军航空第5师,下辖第13、14、15团,总共有偿接收苏联海军64架伊尔-28T水鱼雷轰炸机、12架乌伊尔-28轰炸教练机、2架里-2领航教练机。
1955年4月,空10师抽调2个伊尔-28飞行机组,接收苏军炮兵校正机大队的伊尔-28飞机2架,组建空军第一个炮兵校正机大队,8月开始专业训练。
至1956年,共进口伊尔-28飞机171架、乌伊尔-28飞机22架。
此后,随着作战的需求,我军开始装备伊尔-28电子侦察机和电子干扰机。
1957年8月,从苏联进口了伊尔-28型电子侦察机,装备空10师,1958年春开始执行电子侦察任务。
1959年,伊尔-28参加西藏平叛。
1959年11月,空10师的伊尔-28飞机在苏联专家帮助下改装成电子侦察机、电子干扰机各1架,另自行改装电子干扰机1架,这是空军第一批电子侦察干扰飞机。
1959年12月22日~1960年1月12日,伊尔-28电子侦察机在沿海地区执行侦察任务。
1962年7月,空军独立侦察大队及10架伊尔-28Р侦察机,全部调归空军独立第5团建制。
1969年底,苏联专家改装的伊尔-28电子干扰机,调归空军独立第5团建制。
国产轰-5装备后,空军内部将其称为国轰-5,轰侦-5称为国轰侦-5,伊尔-28称为苏轰-5,伊尔-28P称为苏轰侦-5。
1980年12月25日,侦5团3架轰侦-5/伊尔-28Р侦察机对越南边境浅近纵深实施了倾斜照相侦察。
1981年1月13日,空8师5架、空10师3架伊尔-28飞机各加装1部953-1和1部954-1干扰机。
1981年3月16日,侦5团2架轰侦-5/伊尔-28Р侦察机对越南边境全线实施了倾斜照相侦察。
1982年10月,伊尔-28飞机开始用国产轰雷-3雷达和轰瞄-1甲瞄准具代换苏制PSBN-M雷达与OPB-5瞄准具。
1986年8月28日,总参谋部批准伊尔-28及乌伊尔-28退役。
发布于:广东省Powered by 幸运快3大小单双预测软件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